孙思凡
多次参与童乐营活动设计与研发,撰写的评估报告不仅能深刻刻画孩子的心智特点,其心理学专业背景还能给家长提供“由内而外”的家庭教育建议。
教练自述:
大家好我是孙思凡,复旦大学心理系大三在读。可中二可卖萌擅长写实验报告。我觉得在童乐营担任教练既是对自己所学专业的实践运用,另一方面也在心理上拖慢了我奔三的脚步^_^。课本上的理论在活动中变得鲜活,让我有了更深刻的理解,而这些理论也会让我更好的理解孩子,与他们相处。
当然更重要的是跟孩子们在一起会觉得被欣欣向荣的童心照耀着,可以放下一切单纯尽情地玩耍~从所学专业来讲,我觉得对孩子的教育是一件非常重大又非常复杂的事情,绝对不是仅仅追求学业上的卓越,更重要的是能让孩子成为一个在各个方面都非常饱满的人。将事情简单化是我们的本能,但是在对孩子的教育上,还是希望家长不要吝惜自己的投入,多去尝试融入孩子的世界,了解他们的想法,关注他们的感受,精致的教育才会培养出精致的孩子。
廖文静 童乐营闵行体育公园中心主任
一个激情四射,创意飞溅的女”汉子“。第一批加入童乐营的教练,不仅传帮带让东华大学成为我们的教练基地;还亲力亲为在上海的西南角开辟了市场,让更多家长和孩子们体会了什么是户外拓展,什么是寓教于乐。
教练自述:
我叫廖文静,来自东华大学自动化专业。工科生的理性思维以及对数据的敏感力,女生天生细腻的观察 力和一颗还贪玩的心。我在童乐营学会了用孩子的眼睛看世界,也许世界并没有变复杂,变化的是我们的内心。希望我们都能永远对世界报以最初的热忱。
全人发展最简单的理解大概就是让孩子去看到这个完整的世界,告诉他你眼里的世界,选择权却留给他。一个孩子最好的发展也许不是我们所给他塑造的榜样,而是他自己想要长成的模样。
龚玄杰
潮男,数码控,电子一代。他改进了砖木取火的方法,让野外生活变得容易;他背着便携式摄像头记录了孩子活动的点点滴滴;他自己贴着油费开着车游走在童乐营的活动场地。
教练自述:
我叫龚玄杰,来自东华大学生物工程系,现在大三。平时喜欢健身和动漫,健身能让人保持活力,优秀的动漫也是不错的影视作品。实验室是我的主要活动区域,虽然现阶段还是基础实验,但是我的动手能力一直都比较强。
沈佳斌 童乐营东北区主任
他是第一个成为童乐营股东的教练。内敛的他弹钢琴,演话剧,是老营员膜拜的“佳斌哥哥”。他对孩子的爱和热情超越了在童乐营获得的物质回报,能把道具收拾得井井有条,背着妈妈做的道具包横穿整个上海也不绝不会迟到的敬业榜样。
教练自述:
我叫沈佳斌,是复旦大学遗传学研究生二年级的学生。我擅长的是从科学的角度用孩子能够明白的语言给孩子们讲述周围的世界,也能够用一些小游戏和孩子们融成一片。参加童乐营也让我能够在观察孩子的同时审视自己,从孩子身上学习快乐面对一切的豁达心态,同时也发现了一个喜欢孩子的我。
最初结识童乐营的时候,就被童乐营想要做“全人发展”的理念所吸引,并且从初始至今,童乐营始终贯彻这个理念,坚持让孩子们从彼此身上学习,不是灌输,而是强调孩子们切身体验,在快乐中学习和感悟。以孩子为鉴,童乐营也是教练获得成长的地方。
林欢 童乐营游戏研发设计助理总监
“欢姐”人如其名,脸上总带着极具亲和力的笑。脑洞够大,能够把大家天马行空的创意变成实实在在,可操作可评估的执行方案。学保险的学霸就是很保险哈!
教练自述:
我叫林欢,本科毕业于复旦大学经济学院,现为上海交大安泰经管学院硕博连读学生。我一直坚信,孩子是社会的未来,而教育是让世界变得美好的最佳途径。从高三开始,我陆陆续续地做着义务支教和义务家教的工作,至今五年。当我发现不光是贫困家庭的孩子需要关注,城市里的孩子在这个满是竞争和压力的时代也不得喘息,也需要陪伴和引导时,我遇到了童乐营。
这是一个家一样的地方,闪耀着友爱的光芒。无需催促和吩咐,教练们便会用全部的责任心和耐心去关怀自己面对的每一个小孩。也是在这里,我一次次地重新理解去“全人发展”的意涵,真正地领会着“每一个小孩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这一简单而又深刻的道理。
“以后生孩子要避开处女座”、“你看谁谁成绩又好、又有礼貌,老师们都喜欢他”、“你不好好学习,以后就只能扫大街”,这些是我经常听到的一些话。孩子就像是一张白纸,而已经涂改得杂乱无章的我们对这张白纸总是充满了期许,希望能够绘出一幅完美的灿烂的画卷。然而,作为一个大人,我们尚且有那么多自己克服不了的缺点,对于孩子,我们也不应太过苛求。所以,我对自己有一个期望,我希望每次活动时,再少一些急躁的批评,再多一些耐心的观察。我想平等地去看待他们,我还想陪伴着他们一起,遇见最好的自己!
王可心 童乐营招收的第一名教练
”可心姐姐“,孩子们嘴里暖心,可心的称谓体现了她的孩子缘。也许是心理学专业出身,可心深得孩子们的喜爱(你是不是把他们都催眠了?)她不仅介绍同学加入童乐营教练团队,还对我们的活动设计,情商评估和营销方案都提出了很多金点子,为这样的女子点个赞呗?!谢谢您呐。
教练自述:
我叫王可心,小朋友们都喜欢叫我可心姐姐。就读于复旦大学,专业是心理学,毕业论文研究方向是儿童发展心理学。
我本人特别喜欢孩子,和孩子们打成一片会让我感到非常放松和愉悦,在活动中帮助他们发现自己、健康成长对于我自己而言也是一个成长的过程。我渴望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带给孩子们哪怕一点点的收获,那于我而言足矣。在童乐营,我结交了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他们都是我生活中的知己,在童乐营,我也认识了各种特质的孩子,和他们相处的过程也是我不断收获的过程。我一直觉得加入童乐营是我做的最好的决定。
我非常认同全人发展的教育理念,在这里,我想和家长们说,我们没有机会接受到的“全人发展”理念的教育,新一代的孩子们可以接受到,如果家长们可以给予孩子更大的空间,激发他们的最近发展区,不局限于文化知识的灌输,我相信他们不仅可以为今后的发展打下良好基础,还可以收获一个美好快乐的童年。
蔡昭宇
一个把“全人发展”理念融入故事里的大哥哥,一个自身就充满传奇色彩的学生(没有参加过高考,没有读过全日制大学)最后考上复旦研究生。教练自述:
我是复旦文史研究院研究生蔡昭宇。读历史的比较善于讲故事。参加童乐营,让我认识到,除了学习之外,包括玩在内,还有许多需要成长的地方。我想给每一位家长说一句:“拥有鲜花草地、阳光、小伙伴的童年,才拥有完整的人生”。
顾云麒 复旦大学心理学专业毕业现留学英国
唐诗 复旦大学经济学院保险专业毕业现留学美国
昝一凡 东华大学自动化专业
王雪娇 复旦大学药学专业
杨悦 复旦大学临床医学本硕博连读专业
两年来,多位优秀教练因学业和工作离开了上海,离开了童乐营。我们依然记得你们对孩子们的关爱和付出,也希望在下一个转角处再会!